这几道石家庄的舌尖传奇,藏着你没尝过的河北江湖!
金凤扒鸡1908年“马家鸡铺”创立,历史悠久。以蛋鸡为原料,经炸制后用十八味香料老汤慢炖十余小时。鸡肉酥烂脱骨、外皮金黄油亮,咸香中透着药香,轻轻一抖骨肉分离。抗战时曾掩护情报传递,解放后登上国宴,是石家庄的味觉名片。
图片
金凤扒鸡
牛肉板面上世纪80、90年代,大批安徽阜阳人北上打工,板面随之传入石家庄。经过多年发展,板面逐渐适应了当地口味,从羊肉板面演变成更受石家庄人欢迎的牛肉板面,卤煮浇头也更加丰富。如今,板面在石家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,成为了石家庄的特色美食,还被网友调侃为“石家庄特产正宗安徽牛肉板面”,简称“石特安”。
图片
“石特安”牛肉板面
金毛狮子鱼金毛狮子鱼由冀菜大师袁清芳于20世纪80年代创制。他将鲤鱼改刀成细条,经炸制、浇淋糖醋汁而成,鱼身蓬松如狮毛。此菜外皮酥脆,内里鲜嫩,酸甜开胃,是冀菜经典。1982年金毛狮子鱼被列入国宴菜谱,至此名扬天下。
图片
金毛狮子鱼
缸炉烧饼明清时,石家庄百姓用倒扣瓷缸当烤炉,将面团贴于缸壁烤制成饼。精选面粉搭配芝麻,经缸炉高温烘烤,外皮酥脆掉渣,内里松软带麦香,因耐储存、便携带,成为旧时商贩必备干粮,如今仍是街头经典小吃。
图片
缸炉烧饼
无极饸饹相传汉代刘秀避难时获老妇人以荞麦饸饹相救,后成宫廷御膳。用荞麦面加温水揉成面团,经饸饹床子压制入锅煮熟,搭配豆芽、老汤、辣椒油等。面条劲道爽滑,汤汁鲜香浓郁,民间婚丧嫁娶必上桌,寓意和美长久。
图片
无极饸饹
正定八大碗源于唐代郭子仪犒劳将士的宴席,由四荤(方肉、酥肉等)四素(豆腐、海带等)组成。荤菜先煮后蒸,素菜炖制入味,经老汤焖煮,荤香而不腻,素鲜而不寡。大碗盛放尽显北方豪迈,是当地礼仪宴席的灵魂菜品。
图片
正定八大碗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盈亚配资-合规配资平台-线下配资-股票配资公司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